專業做養老 · 用心為老人
完善服務保駕護航,一鍵復制省心省力
專業做養老 · 用心為老人
完善服務保駕護航,一鍵復制省心省力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5.44個百分點。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意見》有以下突出特點:一是將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首要原則貫穿文件始終。強調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為做好老齡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二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強調地方政府要統籌各類資源,推進好的資源向老年人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三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供多元化產品和服務。強調廣泛動員社會參與,調動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注重發揮家庭養老、個人自我養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體責任共擔、老齡化風險梯次應對、老齡事業人人參與的新局面。四是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強調根據財政承受能力,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適宜服務。五是強化地方和部門在老齡工作中的職責,壓實責任,推動落實。
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
《意見》提出,要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著力發展街道(鄉鎮)、城鄉社區兩級養老服務網絡。地方政府負責探索并推動建立專業機構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的模式。街道社區負責引進助餐、助潔等方面為老服務的專業機構,社區組織引進相關護理專業機構開展居家老年人照護工作;政府加強組織和監督工作。政府要培育為老服務的專業機構并指導其規范發展,引導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則提供持續穩定的服務。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鼓勵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為依托發展互助式養老服務。
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
按照《意見》,各地應根據財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要求清單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支出責任,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進行動態調整。要在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并實現評估結果在全國范圍內跨部門互認。
加強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城鄉社區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加強老年人群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免費咨詢
您可馬上在線咨詢我們的客服,
也可心填寫以下信息給我們留言,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系。
咨詢熱線:400-066-3258
7X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